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新时期下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探析

时间:2015-10-28 10:27 点击:
【论文摘要】就高校体育教师新时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即职业创新能力、健康的人格心理、完善的知识结构等,以及学生群体的时代性和信息技术、人文素养对高校体育教师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和途径。旨在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论文摘要】就高校体育教师新时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即职业创新能力、健康的人格心理、完善的知识结构等,以及学生群体的时代性和信息技术、人文素养对高校体育教师的重要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培养方法和途径。旨在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使体育教师各方面的素质适合高校发展的需要提供参考。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高等教育;体育教师;职业素质
  0前言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是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这种教育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创新教育是努力塑造学生智商与情商的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特异性,即坚持探索、不随大流的独立品质,破除陈规的批判精神等。教师是从事人的教育工作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的职业像教师职业这样直接影响着每个受教育者的灵魂和人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师要热爰党,热爰社会主义袓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关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爰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可见,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师,要承担起教育家的职能,然而受传统教育思想、体育思想的影响,在长期的学校体育工作实践中,体育教师已形成了角色错位现象。而教师的职业化则要求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更加全面系统,主动迎接新知识、新事物。本文拟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素质研究,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有利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适应发展改革的需要。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了有关学生体质健康、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运动参与、运动处方等方面的资料,并重点阅读国内较有影响的体育期刊、杂志、学报和研究报告中的相关文章,此外还阅读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教育学、体育理论、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有关课程内容的专著和书籍。
  1.2访谈法
  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通过与专业体育院校的教授和专家的交流与学习,掌握关于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现状,以及高校师资队伍发展的途径,并结合论文研究的需要,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筛选。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职业素质概念
  2.1.1职业素质(ProfessionalQuality)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也就是说,劳动者在先天稟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和能力结构,包括人的思想、只能、人文、身心等综合品质。
  2.1.2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